您现在的位置: 抚州农商互联网 >> 乡村文化 >> 乡村建设 >> 文章正文
如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作者:农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29

                        如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必须着力实现和保障农民的文化精神权益,让农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
  一、提高认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内容。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文化知识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必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当经济及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此,各级领导必须切实提高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文化建设特别是乡村文化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上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下级党委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领导和考核,笔者建议按年度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实绩考评,对不作为、不兑现、不落实者给予黄牌警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评审机制。
 二、多管齐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镇、村两级的文化建设。镇(街道)每年都应建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文化站、文化室、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建设。挖掘和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文化。首先,要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借助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等社会力量,建设一批新颖、健康的文化阵地;其次,积极扶持和繁荣文化市场,鼓励、引导个人及外商投资文化行业通过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带动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第三,各级政府要发动和引导经济界的成功人士回馈家乡文化建设。
  三、关爱人才,加大队伍建设力度
  在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上,文化软件投资上的失缺,会造成文化设施作用难以发挥、利用率不高、难以吸引农民群众参与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凡是活动红火,参与面广的地方,大多有着一支或者数支热心文艺的基层乡村队伍。因此,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立一批村民文体骨干队伍,至关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认真对待,一定要千方百计去挖掘发现、精心培养和好生呵护。
  四、突出特点,加大民风习俗的传承提升力度
  保护田园风光,传承村落文化。新农村建设不是舍弃传统的翻新,而是继承传统状态下的创新。新农村建设要力戒片面性,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把农村搞得千庄一式、千村一面。要注重传承自己特有的优秀的村落文化、民风习俗,注重保护和建设农村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尤其注重保护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恬静优美、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体现农村的独特魅力和持久吸引力。
  五、堵疏结合,加大健全制度和监管服务的力度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业已暴露出来的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组织力量开展调研,摸清实情,梳理归类,分析查找问题与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适时出台政策规定,在制度层面上填补空白和漏洞,使之有章可循,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文化执法部门要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强化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执法能力,做到堵疏结合、监管有序,确保文化市场的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合规、稳健、可持续地推进和运作,从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关于我们 - 申请链接 - 免费发布 - 农联黄页 - 农联商城 - 农联俱乐部 - 版权申明 - 站长信箱 - 网站登陆 -
    电 话: 0794-8246659 地 址:江西省抚州市贸易广场西街113-115号    技术支持QQ:103574107 手机:13507048180
    法律声明: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交易者自行分辨真假,如有损失,本站概不负责。 法律顾问:农联律师团
    Copyright © 2012 中国农业联盟网 (www.农联.com) Powered By Dgenc.com

     

    网络110
    报警服务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